mile米乐m6

南泥湾精神学习专题

南泥湾精神

发布时间:2021-12-08   |   关注:

       南泥湾精神,是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南泥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拯民于水火的精神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筑的重要支柱,在中国革命、建筑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南泥湾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南泥湾精神被纳入。

       一、主要内容

       1.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和本质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正是在开荒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

       三五九旅刚开进南泥湾的时候,南泥湾还是一个梢林满山,荆棘遍野,野兽出没,人烟稀少的地方。战士们描绘那时的南泥湾是:“南泥湾啊南泥湾,方圆百里山连山。雉鸡成伙满山噪,狼豹成群林里窜。猛兽当家百年多,一片荒凉没人烟。”条件艰苦可想而知,但广大指战员说:“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才能干好革命。”广大指战员积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克服困难,创造辉煌。

       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先是露营,在用树枝搭起的简陋帐篷里住,遇到雨天衣服被子被淋湿,就烧火取暖,后搭草棚、打窑洞,解决了住的问题;粮食不够吃,就在饭里掺黑豆和榆树钱,旅团首长带头,冒着风雪严寒,到百里以外的延长等地去背粮;没有菜吃,战士们到山里挖野菜),找榆树皮,收野鸡蛋,打猎,下河摸鱼;没有烧的,战士们就打柴烧木炭;穿的很困难,每个战士一年只发一套军衣,平时就缝缝补补,夏天光着膀子开荒、种地、打场,长裤改短裤,短裤改裤衩,磨破裤衩的布条打成草鞋,绝不浪费;没有生产工具,他们自己制造;没有耕牛,就用镢头;没有灯油,就用松树明子,或者把桦树皮卷成筒当灯点;缺少学习用具,就用桦树皮当纸,用炭当笔;没有擦枪油,就采集野杏仁榨油代替。部队在困难的时候,节衣缩食;在生产自给有余的时候,仍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旅首长曾向全旅发出号召:“生产要多,消费要省。”1942年以后,部队已经达到了粮食自给,还是将瓜菜、红薯、山药蛋等掺和在粮食里做“八宝饭”吃,而且每天仍然坚持吃两干一稀。从1941年起,部队基本上没有向上级领过被子。战士们被子里的棉絮,早就滚成一团团的疙瘩了,可是发下新被子时,战士们谁也不肯要,说:“哪天不打败日本鬼子,哪天就不换被子。”总之,在短短的三年内,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由此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2.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

       南泥湾精神不只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而且是一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三五九旅和其他机关单位之所以会到南泥湾开荒生产,不是某个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建立在以朱德等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前提的党中央的“南泥湾政策”科学基础之上的。

       1940年5月,朱德从前线返抵延安。战争的景象,使他注意到了在这场持久战中,粮食和各类物资将成为决定胜败的重要条件。他提出了以部队强壮、众多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运动,以减轻人民负担,密切军民关系,同时,帮助边区建筑,改善部队本身生活的主张。9月,朱德、董必武、徐特立、张鼎丞和王首道等亲临南泥湾和临镇等地实地考察。11月中旬,朱德正式提出军垦屯田的设想,指示部队在不影响战斗、训练的情况下,实行垦荒屯田。这种主张得到毛泽东和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的赞同。

       为了了解南泥湾的真实情况,为军队垦荒屯田做好准备,1941年春,朱德率中共中央直属财经处处长邓洁、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政委左齐以及技术人员,再次来到南泥湾,对南泥湾的开垦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朱德一行在踏勘时,白天披荆斩棘,跋山涉水,观察地形,研究措施;晚上简单地搭个窝棚,歇宿荒郊。在踏勘时,朱德访问了当地一位姓唐的老乡。朱德通过谈话,了解了南泥湾的山、水、林、路各方面具体情况。对南泥湾哪里荒地多,哪里土地肥,四时八节种什么农作物好,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怎样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后来,这位唐姓老乡在开发南湾过程中成了开垦部队的编外“顾问”。

       经过几天踏勘,朱德对南泥湾的实际情形做到了胸中有数。传说这里的水有毒,不能喝;他们来时自己带了水。临走时,他又取走当地的水样和土样。由于延安化验条件差,就把水样、土样送到重庆周恩来处,请他找人化验。最后,弄清当地有些水由于长年经过腐化烂叶的浸泡,喝了有害健康,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解决。这就为不久后开垦大军的前来创造了条件。

       可见,南泥湾军垦屯田,开荒生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这也成为南泥湾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上下一致、共克时艰的优良作风

       三五九旅是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进行南泥湾开荒生产运动的,但充满革命乐观与英雄主义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会被任何困难吓倒的。在大生产运动中体现出的“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官兵平等,上下一致、共渡难关的优良作风同样是南泥湾精神的重要内容。

       三五九旅在大生产运动中,上自旅长,下至勤务员和炊事员,一律编入生产小组,同甘共苦,战胜困难。由王震带头,各级干部都战斗在开荒第一线,担负和战士一样的生产任务。不同的是,凡出现困难的地方,干部总是冲在前面,真正做到了领导生产“不是指手画脚,而是动手动脚”。王震是旅长兼政委,还兼任延安军分区和地委的领导工作,但他却常住在南泥湾,很少留在延安,经常挤出时间参加劳动。由于组织领导全旅生产取得优异成绩,王震被评为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劳动英雄,一位到边区采访的外国记者由衷地赞叹道:“王旅长的双手像他的部下一样,由于劳动而生满了老茧。”副旅长苏进、副政委王恩茂,也都上山开荒,下田种地。曾在战斗中负过15次伤的补充团团长苏鳌也经常参加劳动。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政委左齐在抗日战场失去左臂不能拿镢头开荒,就给战士们做饭,烧水,并挑送上山。营连干部,更是与战士们一同劳动、生产和学习。如第七一八团九连连长白银雪,一次参加开荒比赛,连续劳动15个小时,挖了5.46亩地,获得了全旅第一名。

       正因为军官与战士同甘苦,战士们才与军官同舟共济,甚至在关键时刻献出自己的生命。也正因为领导干部的一身作则、率先垂范,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直接转化为凝聚力和战斗力。凭着官兵平等、上下一致、共克时艰的优良作风,南泥湾这块无人问津的“处女地”终于在三五九旅手中焕发了生机,三五九旅在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培育了永放光芒、历久弥新的南泥湾精神。

       4.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不只是一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以苦为乐、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而且也是一种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拼搏进取精神。

       中国历史上有军垦民屯的传统,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没有先例,朱德总司令提出实行垦荒屯田,这个主张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在艰难困苦之中,勇于创造、积极变革、不墨守陈规、敢为人先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根源,也是南泥湾精神的重要内涵。三五九旅广大指战员在南泥湾开荒过程中贯彻、培育了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如前所述,三五九旅初到南泥湾时,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在生活上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如果没有勇于创造、善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积极进取精神,那就连立足生存都可能成问题,更不用说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取得如此巨大成绩了。当时,南泥湾人烟稀少,更没人种过水稻。三五九旅的战士有很大部分来自江西、湖南,他们发现南泥湾水源充足、地理、气候与陕北其他地方不同,于是就打破陕北只种旱地的传统与常规,把南方耕种水稻的经验同南泥湾的生态结合起来,试种水稻、开辟稻田获得成功。

       当时,条件艰苦,生产工具不够,在三五九旅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下,他们就用废铜烂铁打造工具。这些工具,今天看起来,很简单,很简陋,但在当时是从无到有,由旧到新,白手起家,很不容易。在开荒生产中,战士们还根据山地和平地的不同情况,创造发明了不同的开荒方式,如在山地上开荒时,从最上面和最下面同时开垦;在平地上开荒时,选择中心地带突破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开荒效率。在开荒种地解决粮食和蔬菜供给的同时,战士们又搞畜牧饲养业,养了牛、羊、猪、鸡、鸭等家畜家禽,满足了大家吃肉的需要,后来他们还开商店,办合作社,搞多种经营,坚持农工商并举,解决了部队其他生活用品的供给问题。所以,毛泽东当年对王震旅长题词“有创造精神”,正是对三五九旅这种勇于创造、敢为人先创造进取精神的赞誉与肯定。

       总之,三五九旅南泥湾军垦屯田孕育了南泥湾精神,通过这种精神的发扬,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渡过了难关,实现了由小到大、以弱胜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使南泥湾精神能够穿越时空,永放光芒,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时代价值

       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虽然这种精神是毛泽东、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可它的影响和作用,在空间上已经远远超出南泥湾和三五九旅的范围,而大到了全军、全党和全国;在时间上也已跨越抗日战争时期,而不断延展到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筑时期以及现在,并将继续延展到遥远的将来。因此,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对今天建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是从现实国情出发,全面建筑小康社会,基本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需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因为这只是伟大征途上迈出的坚实一步。应该看到,我们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落后的国情并没有真正改变,加之我们在发展中又付出了一些新的代价。可以说,目前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ayx爱游戏官方app平台入口承载能力较弱,地区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拉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瓶颈。今后一个时期,这种状况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要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必须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早在建国初期,就强调“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我们要经常记住,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下长期奋斗的决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筑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为此,要求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可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也符合党一贯的社会主义建筑基本路线和方针原则。当前大力提倡和弘扬南泥湾精神,是从现实国情出发,全面建筑小康社会,基本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需要。

       (二)弘扬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筑,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项建筑协调发展是我国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总体布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我国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是,应当看到,对外开放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和消极影响,市场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容易助长或诱发尔虞我诈、不择手段地走私贩私、制造或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漏税、牟取暴利、贪污受贿、权钱交易、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违法乱纪的现象和崇洋媚外等思想倾向。目前,我国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的思潮有所泛滥,解放初期已经绝迹的黄、赌、毒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又死灰复燃。如果任凭这些思想、现象蔓延和发展,势必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民群众奋斗意志,损害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而文化却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筑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并要求“坚持不懈地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倡导敬业创业精神”。江泽民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胡锦涛也强调:“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主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这充分说明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特别是向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就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筑,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亿万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创造力和劳动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实现全面建筑小康社会的目标,最终把我国建筑成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更加显现的社会。

       (三)弘扬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加强执政党作风建筑,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艰苦奋斗精神属于党的作风问题,但却与党的先进性息息相关。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和党的各级干部必须自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忠诚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延安时期我们党依靠艰苦奋斗这一法宝培养了良好的党风,形成和巩固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从而增强和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党领导革命和建筑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什么时候党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不断发展壮大;反之,党的事业就会受损,甚至遭受严重挫折。今天,我们党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长期执政的党,这种历史方位容易使一些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产生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和各种腐化堕落现象,从而损害党的先进性。为此,加强党的作风建筑,就成为新时期党的建筑的重大课题。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我们党密切与人民的血肉关系,更好地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建党90余年来,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正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根本标志。从建党之日起,我们党就把艰苦奋斗看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竭动力。具备了这种精神,就意味着具备了一种百折不挠、顽强搏击的坚韧斗志,一种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一种不怕牺牲、忘我奉献的不懈追求,一种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的务实作风,一种常怀忧患、居安思危的清醒态度,一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高尚节操。一个具备了这种精神的政党和党的干部,才能心中装着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朝着博奥体育app官方首页登录的目标奋勇前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只有坚持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患难共甘苦,才能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获得无穷的力量,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葆党的先进性。

       总之,南泥湾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南泥湾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这种精神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是求生存、谋发展的一种志气,一种自信心,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正是靠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筑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正是靠这种精神,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找到了中华民族自由解放之路。也正因为如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圆满成功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

(文字内容来源于百度百科)


XML 地图